杜桥小学—山项小学”教育共同体英语教师读书分享活动

冬日暖阳·今有约

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,书可以;

眼睛到不了的地方,书可以;

——致读书的我们

     欲求教书好,先做读书人。古语又言“君子不学,不成其德”。阅读是每位教师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,照耀着大家奋发前行。

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全民阅读、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,促进教师的内涵发展,引领各位教师以“读”促悟、以“读”促行,“杜小-山小”教共体英语组进行了“众分享 益成长”读书分享会。本次读书分享会由林超老师主持,开展《静悄悄的革命》和《儿童的人格教育》读书分享交流会,共享阅读之乐。

❀ 经典金句·齐诵读

      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、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、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。

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,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、想法,与他们心心相印。应当追求的不是“发言热闹的教室”,而是“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”。

   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,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。

❀ 交流分享·引共鸣

      林超老师分享了《静悄悄的革命》一书的阅读心得。她指出教师只有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,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。教师的倾听、理解与配合,就是对学生理解的尊重,也是对学生积极投身课堂的最大的支持。

       项贝妮老师通过对《儿童的人格教育》的阅读,认识到儿童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生存的试探,家长和老师的表扬、惩罚、冷漠都是一种反馈,该采取怎样的反馈才能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理解、应对模式,这需要有高度的智慧,亦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耐心与爱心。

       黄玲艳老师分享了《静悄悄的革命》一书的读后体会。停下着急的脚步,耐心理解每个孩子的思维,尊重每个孩子的发言,才是孩子们想要的课堂。才能做到“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,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,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”。

      金玲娟老师以第二章节中提到的人格一致性进行了分析解读。她认为,作为教师,我们必须学会把儿童看作一个具有整体人格的个体,不能把特定的行为看作一个孤立的音符,而是要把它看作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,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。

❀ 互动探讨·慎思辨

       让阅读点亮梦想,让阅读丰盈人生。本次读书分享活动,必将夯实各位教师的专业底气,奠定教师们的精神底色,我们将永不停止阅读的脚步,在阅读中勤反思、善思考,将书中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。愿我们徜徉于书的海洋中,真正做到“读”有所悟,“悟”有所用,“用”有所得,做一个幸福的书香教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