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163分析公务员考试一次就考上真的很难吗?

湖南163编辑:一次做成某件事,讲一个天时地利人和。

去年应届毕业生九百多万,全国一共招了大概二十多万公务员,算上考研的就业的往届考公的,整体平均下来也就一比几十。但是!我们并不能这么算,为什么呢?

一方面,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,岗位也就不一样,你报的岗可能很轻松就上岸,他却只能报三不限万人坑。

另一方面,选拔性考试的不确定性太强,对手太强即便竞争人数再少那上岸率也是无限接近于0。

图片

影响上岸的3大因素

1.报岗

公考圈有一句至理名言:「考得好不如报得好」。这句话是无数前辈的血泪总结,教训不可谓不深刻。

为什么岗位选择很重要?首先,岗位选择决定了你上岸的难度。不同岗位之间的上岸分数会有较大的差距,岗位选得好,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能够以相对较低的分数上岸;选得不好,则会事倍功半,考了高分却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其次,岗位的选择决定了你未来很长时间甚至一生的工作和生活状态。同为公务员,不同单位和部门之间在工作忙闲程度、收入待遇、晋升空间等方面的差距极大,甚至大过体制内、外的差距。

报考前可通过官方网站,或者亲戚、朋友、同学,了解一下意向岗位的相关待遇、工作情况。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
2.运气
考公务员是存在运气的成分,比如去年我有个学员就是岗位第一名体检不合格,最后递补上岸。但那些说自己全凭运气上岸的人,都只是客套一下而已,千万不要当真!
3.实力
打铁还需自身硬,用心备考、提升实力才是真。很多第一次备考的伙伴都是抱着去打酱油的态度复习,或者直接裸考,在战略上的不重视,自然很难考到理想的分数。
拿国考来说,行测要在120分钟完成130-135道题,平均每道题不能超过55秒,并且正确率还不能低于70%。那些考了很多次都没上岸的人,不是题不会做,是没时间做。
如果你是一个零基础的人,不限时间的情况下让你做一套卷子正确率也能做到80%以上,因为公务员考察的知识点很多都是我们初高中的学过的知识点,只是换了种表达形式又来考了一遍罢了。
真正难的是考察你的“统筹”能力,所谓的统筹能力是指:备考者要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所在,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,不断强化优势、补足劣势。最后在考试时间的分配上要统筹兼顾,把时间花在“做得快、能做对”的题目上(这点很重要)。
这句话引申出来的意义就是,在复习阶段,我们同样必须有所取舍。如果你的复习时间很充足,那你大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,每个模块尽量都顾及到。如果你的时间比较紧张,那么就选择提分相对容易、性价比高的模块。
图片
行测提分的四个不要
 
1.不要做给别人看
千万不要摆样子,买一大堆资料放在那里。就像在学校的自习室里,很多人一坐坐一天,然而有一半时间在玩手机,另外一半时间还要再刨去一半趴那睡觉,真正学习的时间有多少?
想要一战上岸就不要搞这些,上岸之前没人在意你备考有多么难,能不能提高分数最关键。
状态不好了就休息一下,或者去跑跑步。不要强迫自己在桌子前,时间花了但是没学进去,这是最典型的自我感动式复习。
2.不要只是看懂了
这是备考最大的坑。自己听的时候感觉非常简单,做题的时候一看解析也都懂了,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,然后直接就跳过。
然后真到做题的时候发现这道题似曾相识,但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。也就是“一听就会,一做就废”。
听完课后一定要通过刻意练习去巩固,核心内容必须要梳理清楚,不要浮于表面。
3.不要盲目题海战术
确实刷题对于行测很重要,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盲目开始题海战术。
刷题之前要把基础打牢、方法掌握,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。建议大家在分模块刷题前把123卷整个过一遍,了解了所有题型的具体解题方法,然后再开始通过刷题熟练技巧、巩固知识点,基础夯实了才不会遇到分数瓶颈。
4.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
为什么要有计划?一旦有了计划就会有学习的方向,还会有一种紧迫感。曾经有一位学员咨询我,复习时老是胡思乱想怎么办?我说,你胡思乱想说明你没有紧迫感,如果你时间紧迫、方向明确,哪还有时间乱想?
同时,大家在复习时,会延伸出各种担忧,总害怕看了这里,那里却没有看到,总害怕有所遗漏,而如果你做过计划,并每天按时完成的话,就不会有这些担忧。而是会想着自己每天要做的学习任务,今天要分析完哪些错题,要总结完哪类题目的解题思路等等。